我国汽车年产销量自本世纪初以来年均增幅20%以上,从200多万辆增至去年的1900多万辆,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业内人士认为,这得益于国内经济发展、市场空间巨大,以及成立合资公司的政策。 但不少专业人士指出,我们走合资道路已有30年,一直过分依赖外国技术,一些国有企业的自主品牌车型也大都采用外资方的底盘技术和动力总成,削弱了自主研发动力。一个有力证明是:尽管一汽多年来一直宣传“自主品牌最重要”“要不顾一切干自主”,但审计署去年披露:“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合资合作子公司。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各界关于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究竟什么是才算是真正的自主研发与自主品牌呢?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如何呢?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自主品牌又该如何应对呢? 针对这些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中做出解释。
1.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解析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如:红旗、中华、奇瑞、吉利、长城等,虽然这些品牌在技术和文化方面相对于国外的品牌还无法望其项背,但是企业对品牌及知识等拥有控制权和所有权,是国内公认的自主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讲自主品牌的概念是从这开始的。
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比如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广州本田等合资公司推出的所谓的“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发展到如今并非一路顺风,技术的瓶颈让很多自主企业停滞不前,以吉利、奇瑞为首的自主企业则扛起了自主技术大旗,而另外的一些财大气粗的企业则直接选择海外企业淘汰的技术来改成自主技术,第二种以广汽自主:传祺(技术来自菲亚特)、上汽自主:荣威与MG以及北汽自主(技术来自萨博技术)等。 2.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前10名中有8家是合资公司;外国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为71.6%,其中日、德、美系轿车销量平均增幅高达19.2%;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增幅仅3 .5%,市场份额连年下滑至28.4%。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销量前10名中仅长城1家不是合资公司,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为28.17%。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滑,让自主品牌的生存危机论再次甚嚣尘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提出,中国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却主要处于组装环节和零部件制造环节,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企业利润中,95%以上被外资企业赚走。究其原因,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主要处于组装环节和零部件制造环节,缺乏核心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即便在合资企业中,关键零部件依旧由外方牢牢掌控,如大众大连DSG变速箱工厂,就是大众独资的。 目前,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在华设立了合资公司,最大几家国有汽车企业均有多家中外合资公司,如德国大众准备在华建第9家工厂。同时,雷诺、英菲尼迪等更多洋品牌来华合资建厂。但由于中方未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合资品牌发展受制于人,大部分利润归外方所有,在一些生产中高档车的合资公司里,中方无异于外方的代工者。在向海外出口方面,一些合资品牌及依赖其技术打造的衍生产品也受到外方在全球战略布局和知识产权方面的限制。 此外,合资公司过去主要生产中档车型,但近年同时向低端和高端市场进军。结果,本土品牌在原先拥有比较优势的低端市场受到挤压,以奇瑞汽车为例,该公司去年销量同比减少12.4%。同时,以奔驰、宝马为代表的一批豪华品牌实现了国内下线,以较低成本进一步占据了中高端市场。可见,跨国公司及其合资公司欲在新一轮市场调整中获得更大优势,而本土品牌恐将雪上加霜。 日前,一批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过度的合资造成了“国企懒民企难”的现象,一些国企变成了跨国公司的“俘虏”,甚至充当“打手”挤压民企自主品牌。我国应调整产业政策,对国企与外企的“捆绑”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拆分,这样国企将感受到生存压力进而奋起上进,市场环境对民企也将更加公平。
3.探索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 针对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的发展问题,下面整理了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与看法,不难看出,自主创新和研发成为了目前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胡信民:自主创新和研发是中国品牌唯一出路
胡信民(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董事长、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表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投资往往在中下档的汽车,高档轿车基本上自主品牌没有立足的地方。因此,说明技术含量还不够,现在自主品牌做强的难度还比较大。目前,大家都知道要重视自主品牌,要自主研发,也强调自主创新,在投入上也比过去增加了,但是自主创新里面难度最大的就是零部件。因为整车是靠零部件组成的,除了车身之外,如果所有零部件假如都是采购的,那么也谈不上是自主的了。所以,在零部件上实现自主创新,这一步要加快。而加快的方法,就是外销,搞维修,占市场。要靠主机厂的支持,为整车、新车配套,要扶持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零部件这个行业要扶持起来,还是一个很艰巨的过程。 现在我国零配件没有发展起来,可以通过买国外的,买独资的、合资企业的零部件,另外一方面,要扶持自己的民族企业,两手抓。虽然目前我国也有自己的零部件生产厂,但是水平和质量还是没有达到外国的水平,这也是目前矛盾之所在。 吕根在中国的讲话中提到,20世纪是美国主导的世纪,21世纪可能是中国来替代它的角色。但是,他后来表示,我国要真正成为工业发达的国家,最少要三四十年。
董扬:提高自主研发投入增强汽车工业创新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在“2013中国汽车论坛”主题论坛上表示,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中国汽车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仍面临巨大挑战。对此,我国汽车应该增加汽车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 董扬表示,虽然中国已经连续第四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仍旧缺乏核心竞争力,汽车产业发展、汽车产品使用和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汽车品牌不够强大。 董扬进一步解释,虽然我国目前以中美合资、中日合资、中法等多种合资生产汽车,但是中国本土的汽车汽车品牌依然不够强,中国汽车产品中只有一半的产品是中国品牌,在中国生产的轿车里面,只有四分之一的产品是纯中国品牌。 董扬认为,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研发、创新能力是中国本土汽车工业最大的弊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汽车产业平均研究开发费用比例占总产值比例大概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半,不但汽车如此,所有工业都是如此,汽车产业在工业里面算是投入比较高的,大概2%,很多产业不到这个数字,其原因在于,过去30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况发展到现在和平均水平接近的状况,我们过去是一个技术洼地,所以我们很容易从周边获得很多技术,发展技术快、但是投入并不够高。我们今后没有原来的条件,必须增强研发投入。创新体系不完善,也和这个有关,我们过去主要靠引进技术发展30年。今后不能单靠仅引进技术,必须有原始创新。
李书福:中国汽车须走自主研发受尊敬之路 “中国汽车工业要想融入全球,要让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上有地位,必须要走出一条自主研发的、受人尊敬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这就是要自主创新。这个创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造型元素上的创新。这个KC概念车展示给大家的就是一种造型艺术的一种突破,是把中国的光辉的这种文化,中华民族深厚的一种文明,和汽车造型艺术很巧妙地结合起来。”李书福说。 李书福,吉利汽车董事长,一个有着自己执着坚持和追求的,普普通通的中国商人。最早提出了价格战,要造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汽车。后来提出品质战,要让吉利汽车走遍世界。现在又得到道德战,要凭良心造车。
王凤英:加大鼓励汽车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两会代表:王凤英,女,汉族, 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再次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技术突围战略既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战略核心之一,也是国家汽车产业真正做到由大到强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每年的汽车产业相关收入有数万亿元,汽车在我们的强国之路上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我国汽车工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综合竞争力弱的局面并未改变,现在已到了加大对汽车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的时候,这种激励可以覆盖企业、科研机构,也可以针对个人,通过这些激励措施的实施,形成一种全行业真正重视技术、关爱技术人才的氛围,从而真正扭转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空心化,改变我们汽车核心技术与强国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不利竞争局面。 参考资料: http://auto.people.com.cn/n/2013/0505/c1005-21369780.html http://auto.163.com/13/0423/14/8T5E764E00085250.html http://auto.ifeng.com/fangtan/20130305/84606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