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的设计背后,你不知道的事

2015-8-7 14:53| 发布者: 安丰贞| 查看: 8295| 评论: 1|来自: Altair

摘要: 日本和德国,虽然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但是他们是有很多共性的。作为欧洲国家,在1850年代,法国、英国工业革命都已经结束的的时候,德国还是农业国家,工业革命比较晚。现在看来优质的德国设计在当时是不存在的,有很多设计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是有点山寨的。
一、德日设计的发展史和共性
       平时生活中看到很多不一样设计语言的产品,德国的,日本的。你会发现他们的设计虽然有共性,但是结合自己的文化又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怎么谈他们的共性呢,得从历史开始说起。

       日本和德国,虽然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但是他们是有很多共性的。作为欧洲国家,在1850年代,法国、英国工业革命都已经结束的的时候,德国还是农业国家,工业革命比较晚。现在看来优质的德国设计在当时是不存在的,有很多设计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是有点山寨的。

       但是在1880年代,德国一个搞政治的政治家穆特休斯看到国内这样一个现状,因为德国本身包括都现在,依然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很多天然资源都是进口的,那么他们只能靠技术出口来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转。

       穆特休斯看到国内本身工业革命已经比较落后了,设计水平也没有达到一个水准,抱着救国的心态,去学习当时,也就是19世纪末,设计领域不论理论和产品都是最好的国家——英国(现代设计理论奠基者是两位英国理论家,约翰拉斯金等),考研了一两年后回国。回国之后写了本书叫《英国住宅》,虽然这本书大多讲英国建筑风格,但是很多都为德国未来的工业设计包括其他领域的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德国从一个设计不是特别先进,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通过对外学习,对外考察,开始改观自己的设计。

       再回过头来看亚洲的日本,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在复兴阶段是满地荒夷,经济等待复苏。

       日本在复兴阶段派出好几拨考察团造访欧洲、美国,去参考当时包括英国、意大利、法国还有美国是怎么做的。当时这些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比如众所周知,1925年的时候巴黎装饰设计艺术展就是在巴黎举办的,所以那个世纪很多先锋事件都是在除德国以外的国家举行的,但是日本最后还是造访德国,以德国为模板,以德国的设计理念为核心来学习他的模式。而它的市场又是学习美国的,回国以后结合日本的文化特色,发展出一条双轨制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设计也是这样。

       双轨制就是用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以高科技为主,后来的索尼、松下为代表的大企业,还有一条就是民族风格的,本身自带的文化,以柳宗理为代表做出的产品都是具有日本风格,符合日本文化的。

       德日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都是通过对外学习,并结合民族文化,发展提高设计。

       这就是大的背景,日本与德国的共性。

二、德日共性背后的不同之处

       那么日本和德国的设计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德日不同风格的菜刀设计

       大家可以猜一猜,这两把刀分别来自哪两个国家?

       德国菜刀,刀柄的设计往往是以流线为主。工业设计学科有一门很重要的门类叫做人机工学,人机工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手段,量化的指标,把产品很严谨地处理成人机交互的形式,有一个理性的设计思想在背后支撑的设计方法。德国就是人机工学的代表。

       日本的菜刀,刀柄往往是天然材料,可能是竹制的或是木制的。日本的文化里面有一种刀,刀柄是直的,截面看可能是圆的,也有可能是矩形的,不像德国设计的带有线条的符合人肌肉握持。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设计出现?


       德国菜刀,利用人机工学,作为设计师来说,已经赋予了这把刀必然性,你用这把刀握持是非常舒服的,切东西毫不费力,也保证了你的安全。

       但是换个角度,比如你的手受伤了、食材并不是切的等等其他的方式,你的使用情况就会发生改变,这把刀的人机工学价值反而可能会成为一个阻碍,影响你用其做其他事情。

       当然设计师设计这把刀的初衷就是他设定这个场景,你在厨房很舒服地使用这把刀切菜,这是一个必然性的故事,脚本已经由设计师设定好。人作为角色,菜刀作为使用工具,场景都已经设定好,是典型的必然性设计。


       反观日本的设计,这把刀,没有用人机工学,可能在正常握持的时候没有德国的刀舒服,但是它给予你更多的可能性,你用左手握,右手握,正着握,反着握,两个手指握,三个手指握,这一切的可能性都是由使用者自己决定。这把刀就像一个容器,你往里面倒水、倒酱油、饭,都是自己决定的,这把刀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可能性和延展性上面。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设计背后的哲学思想,反映的就是必然性与可能性。站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去看这个理论,从这两个国家去看这个理论,可以看到我们眼前德国优质的品质,严谨理性的设计,当然是有很多的历史积淀的,它有过一段很起到奠基作用的历史使得德国设计像今天这样展现在大家面前。

三、独裁的希特勒,和严谨理性的德国设计

       二战时期,希特勒上台之后,作为一个独裁者,对设计也是有影响的。他那个时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国家性设计,包括前期格罗庇乌斯以及包豪斯带有典型精英主义的现代主义设计实践,都可能是催生德国现在的设计风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先看希特勒,希特勒的代名词就是独裁,有几个例子可以体现独裁性的,带有政治色彩的自上而下的设计传统,它在产品上的体现就是"必然性"三个字。

       1. 平面设计师里尔内德在1933年画的海报


       这张海报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设计传统的收音机,然后在收音机周边绘制了很多很多的德国民众,收音机比例极其的大,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有点达达主义风格的海报。

       海报的核心就是巨大的收音机,原型是1933年希特勒主导,设计师设计的名叫大众收音机的收音机(讽刺的是,那一年正好是包豪斯被强行关闭的同一年)。这个收音机设计没有特点,它的特色就是价格低廉,但是无法接受短波,因此无法接受国际新闻,只能收听到元首的讲话,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文化思想浪潮,所以政治的独裁直接落脚点就是产品功能的必然性。

       2. 大众汽车Volkswagen


       我们现在通俗叫做甲壳虫的大众汽车,最初也是希特勒主导设计的。设计这辆车的原意是想让每个德国大众都有一辆车,所以它的德文是Volkswagen,在德语里Volks是人民的意思,wagen就是车的意思。现在的大众汽车就源自于那时候的Volkswagen。

       聘请的设计师是保时捷的创始人。但这个车的设计其实是非黑即白的,你没有其他选择,那个时候有辆车已经是万分的福分了。这就是自上而下主导的设计。不过虽然没有选择,但是相比曾经资源匮乏的经济条件,拥有一辆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这种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

       3.西格拉姆大厦


       这是二战后著名的德国设计师密斯凡德罗(包豪斯三任校长,现代主义精英派的代表,其他还有格罗庇乌斯等)设计的一栋位于曼哈顿park Ave.375的楼——西格拉姆大厦。

       这栋楼在设计史是被着重介绍的,它引领了美国国际主义风格的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但是这栋楼彻彻底底地表现了设计的必然性。

       除了整体像个方盒子、玻璃盒子,体现他少则多的设计原则之外,还有一个现在看起来很不人道的设计。因为是办公楼,它的楼层层高都很高,窗也很大,窗帘只能选择完全打开,打开一半或者关上。所以你在外面看所有的窗都是很规则的矩形的排列,不会因为窗帘拉的层次不齐导致外在的秩序被打破。靠着形而上学的设计语言来规范、限制人的使用行为来达到他的设计理念。当然我们现在也不能评价它或不好,在当时那个年代其实是很先锋的尝试。

       所以德国血统的设计师,希特勒也好,密斯凡德罗也好,格罗庇乌斯也好,他们传达的思想都是自上而下,带有独裁性的设计。这种设计导致的就是产品上的必然性,给人的选择非常少。

四、"物的八分目"理念,给日本设计更多的"可能性"

       反过来看日本,如果是德国是必然性的代表,那么日本就是可能性的代表了。

       我们先看下日本的国旗。


       白底,中间一个红的圆。我们先不讲这是一轮红日或者是什么东西。

       日本著名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原研哉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空"的理论。个人理解,"空"其实是一个半满的理论。一杯满水,容不得更多的东西再加进来,结局就给定了,包容性收到必然性的限制。反之,适当地留出空间,能在不同场景下、不同对象角色下碰撞出不一样的故事。

       回过头来看日本的国旗,你认为它是红日,你也可以认为是碗,它可以是任何东西。日本国旗就是一个很好的可能性,"空"的代表,任何人看到都是不一样的,认识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无印良品是日本设计的典范,风格是清淡素雅,简约。它背后都是有一套理论在里面的。

       无印良品一代名产品nawuto fukasawa的cd机,十分简约,最出人意料的是它把人拉的行为和开关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使用方式出乎了人的心理预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里面有一个有源可溯的理论支撑,就是半满的理论,物的八分目理论。物的八分目就是日本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做所有东西要把握一个度,产品不能做太满,八分是虚数,只是做到一个量,剩下那个量是靠用户,靠使用的人去填补的,不一样的人的在不一样的场景下,二分目是完全不一样的。八分目加上二分目,得到十分目,最后产生的故事才是最完整的。

       其实这和我们国内可以说最早一批设计理论实践家之一的柳冠中老师,提倡的的"设计事理说"本质上一致的。从造物到谋事,大到国家大事(对应希特勒的独裁设计),小到生活琐事,再到脑中心事,无一不是所谓的物在营造着必要的环境和场景,比如我们设计椅子的时候,不是在设计椅子,而是在设计人坐的方式,以及坐着它所演绎出的故事,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需求,不一样的心态,这些无限的可能性,有多少能够被包容进来,这把椅子的价值就不一样了。

       无印良品有把麦穗材质做的软椅子,你坐上去椅子就会瘫软下来,它为什么会出这样一个形态?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坐的人的心理状态,坐的场景,要满足他的需求。在设计时考虑可能性在你在使用时能感受传统椅子不曾有过的价值。

       其实物的八分目也是人的欲望的八分目,水不能倒得太满,人的欲望也不能太满,始终都要要有一个克己的过程。

       "物的八分目" 设计的价值,不以出成品为终点,反之以此为起点,真正的实现与否取决于与使用者发生交互,完成那十分目。今天我们讲交互设计,其实自设计诞生伊始,人与物之间就是交互的过程,一个黑箱子(电脑)要通过高效的交互设计来和使用者交流,一把椅子同样也是如此,通过感官认知,预测,实践交互,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测,这一整个使用生命周期又何尝不像现在我们所谓的狭义的交互设计呢,所以这里面就牵扯到设计的可用性(utility)与易用性(usability),以及设计的认知的理论。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这里的无意识其实就是人所占有的二分目被充分挖掘,在惊呼拉动作与开关动作巧妙结合的背后,其实是降低认知成本的所谓易用性(usability)在支撑,想到这,就不会再想说,哦!怎么能想到把线和机器结合,大师果然是大师。其实大师只是有一套设计哲学而已,它剩下要做的只是不断复制和应用它,包括像以水果外形做的软饮料包装、地上开的一条水槽供搁伞用等。

五、“不设计”有时就是最好的设计

       从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开始说起。他虽然是一个精英主义者,但是在后期他有一个很成功的“可能性”设计的典范。当时他给迪士尼乐园做整体的规划,他做的路径设计在当年获得世界最佳设计,为什么呢?


       当时所有的规划和设计都已经完工,但唯独有一条路,格罗皮乌斯一直不知道怎么设计。按照传统,设计师应该以形状来定人流。但那个时候格罗皮乌斯想不好怎么做,就先放着不做。

       有一天他在巴黎参加一个会议,结束后开车路过一个葡萄园,虽然有买卖生意,但是没有人管理。你只要付一定的钱,就可以进去随便摘。这个葡萄园比周边那些正常按照好葡萄、坏葡萄分档次卖的葡萄园生意都要好。

       格罗皮乌斯就受到启发。有时候“不作为”给人足够的自由,更多选择。当天回去之后,格罗皮乌斯告诉施工队在空地铺上草坪, 在开园之后的试运营阶段,让人随便走。一个月以后确实走出了几条泾渭分明的草痕,接下来就把草痕重新铺路。

       这个设计是“可能性”设计很重要的典范,在当年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

       所以“必然性”重要,“可能性”也十分重要,我们始终要站在一个中庸的角度去看待两者的关系。

六、日本设计的背后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


       我们反观日本设计,其实日本设计不管是物的八分目也好,还是原研哉“空”的理论也好,背后都是有他们民族的文化思想在做支撑。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和、敬、清、寂。

       和:日本主要的教派就是神道教,核心思想是万物皆有生命,木头、石头都是有生命的,“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平相处。

       敬:在神道教眼里万物都是生命,要互相尊敬。包括在柳宗理设计椅子的时候说:“美是靠手来感知的。”人和物之间、设计师和要设计的材料之间,都是生命的平等对话,是相互尊敬的过程。包括茶道也是很重要的日本文化,茶道里讲的“一期一会”,始终抱有一种今天我和你对坐喝完这杯茶,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了,所以每一次茶道都是相互尊敬的态度。


       清:“清”可以和“寂”连起来一起讲,清和寂是日本文化思想方式在行为方式上很好的体现,是他们对生活,对整个民俗民风清淡素雅的向往。大家都知道断臂维纳斯,残缺就是美,这样的思想在日本就是“清”、“寂”的表现。

       寂:可以理解为寂寞,也可以理解为虚无缥缈,没有边际。举例来说你会发现日本的住宅设计,榻榻米周边的不管是门也好,墙也好,营造的空间都比较幽暗,在墙上都会画上很多山水画,中间会有一个坐垫。这就是“寂“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在中间可以给你一个冥想的空间,提供了寂寞的环境,提供了更大的思考范围,包括日本庭院设计非常常见的枯山水,也是一样。

       和、敬、清、寂这四个字联系起来的思想,主导或者延伸出所有的日本设计师之前包括原研哉”空“的理论,物的八分目的理论。

七、有方法论,才能始终有创意

       我们看了这么多德国和日本设计的例子,在做设计创意产业的人,经常说创意创意。只要你深谙此道,明天你的设计就能信手拈来,有的放矢,所以一个成熟稳定的哲学思想某种意义上就是得以在设计中被复制、反复应用实践的方法论。

       所以我们讲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其实是另一种方法论,它只是从抽象(哲学)落实到了具体(工具),在这个过程,我们惊奇地发现设计的手段、过程、流程变的必然性了,但是产出成果的偶然性却大大比以前开放很多,源于我们的服务对象——人。我们把人作为中心,所谓的用户为王,场景为王。而不是以前的设计师自己(精英主义)。人们作为对象,他们的属性中的多样性、偶然性决定了我们的设计的必然趋势,这也暗合了设计(狭义的设计)历时一个多世纪,从独裁(monopoly)到民主(democracy),从单一到多样,从封闭到开放,从必然性到可能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838168008
引用 2015-8-9 14:23
要是把美国也拿进来比较久更好了。

查看全部评论(1)

阅读次数
8295
回复
1
若内容精彩,赶快告诉您伙伴吧

相关专题

    推荐下载 相关帖子

      热门内容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