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证难,转基因商业化前路迷茫

2014-8-19 10: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01| 评论: 0|来自: 中国科学报

摘要: 8月17日,中国转基因抗虫水稻仅有的两张“安全证书”到期,新的安全证书申请形势不容乐观。8月17日,中国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安全证书到期,而这是中国转基因水稻仅有的两张“安全证书”。
8月17日,中国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安全证书到期,而这是中国转基因水稻仅有的两张“安全证书”。

一位知情专家向记者透露,昨天是安全证书的最后一天,仍没有安全证书续申请成功的消息,说明形势已不容乐观。

沉重打击

“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均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对于申请安全证书的形势是否乐观,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表示不好判断,但他表示,如果安全证书申请没有被再次批准,这将是“对科学家信心的一个沉重打击。”

1999年,农业部受理了这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申请,并于2009年为其颁发了安全证书,有效期为五年。然而,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并没有因此到来。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转基因水稻要进行商业化种植,获得安全证书只是第一步。此外,还必须拿到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然而,五年之内,“华恢1号”与杂交种“Bt汕优63”并没有拿到相关评定证书。

蹉跎五年

“五年来,两种水稻一直处于等待的停滞状态。”严建兵说,所有的安全评价在长达11年的安全评价申请中都已经做完,“华恢1号”和杂交种“Bt汕优63”一直在等待品种审定证书批准下来。

然而,让人心生疑虑的是,尽管这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直在等待品种的审定证书,但有关如何进行转基因水稻品种的鉴定办法却一直没有。

根据《种子法》等相关规定,新品种必须要与既有品种有明显的差别。“转基因作物基本是仅改变了一个基因,基因组99.9%以上都是一样,按照老的评定方法,这就不是一个新品种。”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转基因水稻品种评定的相关方法目前还没有。

对此,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张启发也曾表示:“我们用了11年的时间去申请这两张证书,现在觉得离商业化种植的道路更加远了。”

“作为一个高科技产品,转基因水稻最终的出路是要有社会和经济价值,否则科研是没有意义的。”严建兵说,转基因水稻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产业化应用上。而在国外,以美国为例,根本没有品种审定这个环节,是否推广如何推广由公司自行决定,当然也责任自担。

在严建兵看来,如果新的安全证书审批不下来,企业以及私人的兴趣将大大降低,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投入将越来越少,而这会造成恶性循环,仅靠国家的投入,研发将难以为继。而事实上,从2009年以后,农业部就没有再批准一例新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也就是说,“整个事情处于停滞状态!”

与两种水稻同病相怜的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团队所研发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2009年的同一天,其获得安全证书,而8月17日同样是它的到期时间。

路在何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36号令,申请单位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有效期满前一年,应直接向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提出续申请。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说,早在半年到一年前,所里就开始重新申请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的安全证书,但一直没得到批准。

与“华恢1号”和杂交种“Bt汕优63”另外一个相同点是,五年中,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也在等待品种审定证书的批准。

“农业部不批,我们也不能违法乱种。因此,一直在停滞。”一位相关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几年来,新研发品种也在相继申请安全证书,“不说批,也不说不批,就在耗着。”

对此,专家们表示,必须加快出台转基因作物的品种审定办法。

“只要批准新的生物安全证书,颁布相应的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创新的品种会如雨后春笋,科学家手中积攒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储备,届时会有一个巨大的爆发。”严建兵说。

不过,林敏则认为,相关的办法没有出台,政府可能有其他的考虑。

“转基因的产业化如果没有系列的技术和产品的推出,单纯一个抗虫水稻和抗除草剂玉米,是不行的。”林敏说,在具体的研发上,国内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科学家们必须不断地推出新的技术和新一代的产品,否则产业化将缺乏后续支撑。“如果不加强研发,只靠这两个,我们也挡不住国外市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