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2018-11-20 16:00| 发布者: 李苏克| 查看: 3289| 评论: 0

摘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引领下,汽车产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趋势,同时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由此为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转型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加快推进花都区智能共享出行产业创新发展,推动花都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双转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区范围为花都全区96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25年。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智能共享出行是指在汽车电动化、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引领下,汽车产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趋势,同时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由此为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转型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加快推进花都区智能共享出行产业创新发展,推动花都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双转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区范围为花都全区96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25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智能共享出行是指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总体趋势下,以共享出行方式为主要场景,以具备L2级及以上智能化水平的电动汽车为载体,通过与智能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进行高效协同,实现高等级智能化载运工具的出行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的高效连接、实施匹配的一种出行即服务的出行社会生态系统。花都发展智能共享出行具有先天的优势:

(1)花都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开始启动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发展。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形成了以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两大整车厂为龙头、超过200家重点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国内知名汽车产业集群。2017,汽车整车累计产量128.7万辆,汽车产业全年累计实现产值1616.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8.9%。花都区内以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为引领的整车企业已开始向以“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智能共享出行领域转型。在电动化方面,积极推动搭载先进的“e-Power”的电动汽车规模化量产,推进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在智能化方面,推出了“智行+”、“NISSAN i-SAFETY”等智能网联技术;在共享化方面,联友科技已积极布局智能车辆、车路协同以及智能交通体系下的出行服务云平台等前瞻技术,同时加大现有分时租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在花都区内投放第一批200台电动共享汽车,启动电动汽车共享服务。

(2)花都拥有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优势,产业发展环境良好。花都区正在围绕将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打造成为国际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建设空铁枢纽间的快速通道及延长线,并全面加速轨道网和道路网等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共享交通作为疏散枢纽到发客流和接驳轨道服务的有效方式,在进行交通网络建设时布设或预留出智能共享交通所需基础设施。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这一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落户,加速了智能共享出行上下游产业集聚和智慧城市发展步伐。同时,智能车辆关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与云平台技术等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为花都区发展智能共享出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3)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相对充足。花都区自然资源众多,湖泊、水库纷繁,建有中小型水库17座,林区广茂,山峰秀丽,有6个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属于具备旅游属性的典型区域,旅游客运的发展与智能共享出行的有机结合非常具有发展前景。花都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38.9平方公里(2016年)。全区现状“三旧”用地图斑共51.72平方公里,占存量建设用地的22%,改造提升空间较大。
此外,2025年花都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量为330平方公里,为承载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融合创新发展为特征的智能共享出行产业、营造新型城市形态、重塑既有城市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
    智能共享出行已成为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创新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智能车辆技术的快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智能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管控建设水平升级,带动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发展,同时对城市停车场、充电站、空间结构设计等带来颠覆性变革,以智能共享出行为特征的新型社会出行生态业已成为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应用场景。
    智能共享出行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共享出行模式对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带来深刻影响。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共享出行市场在今年将达到2300 亿美元,在全球共享经济中的占比由33% 提升至44%,成为领军力量,而未来智能共享出行在其中的占比将成指数增长。从汽车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移动互联、自动驾驶等全球科技创新将催化产生重大变革的新模式,促进汽车产业链的后市场延伸,汽车企业也纷纷加速向出行服务转型。谷歌、苹果等科技企业,高通、华为等信息通信企业,博世、大陆电子等传统Tire1都凭借自身技术能力优势向移动服务供应、移动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系统、软硬件供应、基础设施制造等移动出行各环节渗透。
    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智能共享出行发展面临历史机遇。智能共享出行的发展离不开智能网联、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的支撑和城市、园区、景区等应用环境的需求支持。从技术链角度看,智能共享出行核心技术包括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车辆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与云平台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技术等众多技术的研发,是典型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市场角度来看,百度等人工智能企业已着手布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与北京市、长沙市等共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计划到2019年自动驾驶出租车达到百辆。相关的汽车及科技企业,纷纷结合典型场景,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共享服务服务的落地。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抢抓机遇,抢占未来智能共享出行发展制高点。

二、发展愿景、目标和策略
(一)发展愿景
紧抓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为龙头,牵引带动未来智能出行上下游产业集聚,以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花都区交通枢纽和汽车产业优势,将汽车与社会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智能共享,绿色低碳。到2025年,初步构建“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为突出特征的花都区智能出行社会生态,实现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的双转型。

(二)战略定位
国际知名的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融合示范区。全面打通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交通工具与道路资源、出行需求之间的协调与规划,有效、系统地加强车辆、道路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为经济增长、制造业转型、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城市建设、行业管理及产业政策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先行先试,争取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融合示范区。
国内领先的面向智能出行时代的创新型汽车产业集群。通过示范带动和创新体系建设,引导跨行业企业协同融合,加强汽车产业技术集聚,创新汽车出行和服务模式,促进产业链向出行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以智能共享出行为中心,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打造国内领先的面向智能出行时代的创新型汽车产业集群。

(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成较高密度的电动共享汽车网络,投入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数量达到3000辆,布设充电站点数量70个以上,补齐充电设施短板;在典型路段、交叉口布设LTE-V通信网络,围绕交通枢纽接驳、公交专用道运行、汽车城厂区通勤等典型可控场景,开展小批量典型可控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提升城市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打通花都数据孤岛,初步建立一站式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培育智能共享出行社会生态;通过示范牵引带动,进一步巩固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未来智能出行产业集聚,初步构建智能出行区域创新网络。

到2025年,区内智能共享出行和空铁枢纽智能共享出行接驳成为出行主体,机动化出行中的智能共享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加大电动共享共享汽车网络密度,投入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达到6000辆。智能公交专用道和智能共享汽车专用道设施完成网络化布设,5G-V2X网络基本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编队行驶、远程驾驶等功能发展需要;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L3)及以下级别自动驾驶装配率达到50%,在重点廊道、限定区域实现千辆级规模化运行,高度及以上(L4和L5)自动驾驶汽车开始小批量示范。端云融合的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和管理平台全面建成并展开大规模运营。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未来智能出行产业成为新经济中坚力量,同步带动传统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年汽车及智能出行产业实现年产值4000亿元。智能交通体系和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智能共享出行发展需求。

(四)发展策略
1.示范先行、营造环境
突出“智能+共享”特色,加快推进电动共享汽车的规模化推广,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区建设,打造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广相适应的环境,不断扩大规模,坚持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但完善区域产业创新网络,最终实现以示范牵引带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培育和集聚发展。
以空间规划为引领,结合花都区汽车产业发展和综合交通枢纽定位,构建“两点两片一线“的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区体系:
两点——智能共享出行示范枢纽。将广州北站、白云机场打造为智能共享出行示范枢纽。
两片——智能共享出行核心示范区。在汽车城、中心区分别划定约2-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承担高水平智能共享综合性示范性应用与展示功能。
一线——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廊道。在上述示范枢纽与核心示范区之间划定共享出行廊道,解决点与点、点与面之间的串联功能。

图1 花都区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区框架

2.以人为本,绿色安全
以城市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落实完整街道理念,将智能共享出行与行人、自行车等其他出行群体所需的街道元素统筹考虑,通过重新分配路权,将释放的私家车空间反哺慢行公共空间。同时,加强针对私家车的交通管理。建立共享出行示范区,示范区内只允许共享出行方式和慢行交通方式进入,非共享出行方式需要在共享出行示范区外围设立的换乘中心停车换乘共享出行方式。同时,创新交通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绿色、安全出行。
 

图2花都区共享出行示范区与外部交通出行方式转化
3.协同融合,共生发展
优先在轨道站点和走廊周边进行高密度开发,同时,智能公交车和智能共享小汽车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支线模式,在传统公共汽车支线系统需求不足时将周边较远端乘客运送至轨道车站,从而发挥TOD策略与智能共享出行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用。

图3 花都区智能共享交通组织模式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电动汽车共享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加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络建设。2020年底,依托联友出行等出行平台公司,区内重点区域内实现形成较高密度、完整的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投入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数量达到3000辆。2025年底实现全区实现服务半径为500-800米的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投入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数量达到6000辆。
完善分时租赁服务能力和充电服务网络。分时租赁服务能力包括异地还车、充电+租车+车位“三位一体”的设计、24小时无人租还。2019年实现全方位、全天候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目标,并不断创新分时租赁服务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智能充电网络建设,2020年实现区内所有分时租赁充电桩、充电站之间的联网,每个充电桩应具备网联功能。

(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综合示范
1.全力推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以广东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省部共建”合作、广州创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为契机,依托东风日产智能网联试车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参与,逐步构建封闭、半开放、全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区,引入、整合网络开发、芯片集成、智能控制、信息通讯、传感定位、影像雷达等软硬件资源,多方面举措孵化完善产业链,打造集研发、孵化、应用示范、第三方检测和产业化等于一体的智能汽车和智慧绿色交通运营产业集聚区、示范区。

2.开展基于特定应用场景的车路协同(V2X)综合示范。
开展花都交通体系规划的“1+1”智能共享示范廊道、汽车城共享出行示范区(交叉口、路段)的适应性改造,建设以LTE-V/5G标准为基础的C-V2X广域网+局域网网络通讯环境,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等之间的互联互通。借助2019年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交流平台,组织200辆以上汽车参与V2X示范演示,率先示范车路协同带来的技术成果。在一期应用场景的车路协同(V2X)基础上,结合国家5G商用化进程,2021年建设具有典型车路协同特征的5G-V2X数字化基础设施,开展基于3GPP TR 22.886标准的二期车路协同(V2X)综合示范,实现包括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编队行驶、远程驾驶、环境协同感知等的示范应用,为实现全息数据环境下大规模高智能车辆零拥堵协同联控,实现花都车路协同的车辆群智管控与群居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3.开展限定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开展低速自动驾驶固定线路通勤示范。2019年完成东风日产厂区内道路的适应性改造,开展低速自动驾驶固定线路通勤示范,通过示范综合分析低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实施中的瓶颈制约。为限定场景下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户花都,为花都居民短程自动驾驶出行需求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开展基于车找人/车找位的共享出行场景示范。力争2019年底完成广州北站和白云机场枢纽开展地上停车场适应性规划改造,改造后具备无人干扰环境下共享汽车车找人/车找位示范。开展人车混行环境自主泊车示范。在花都区范围内选择不少于两个典型的人、车混行环境停车场,对外招募企业联合开展自主泊车示范工程,探索基于车、场、云三端共建和单车智能技术的自主泊车有效解决方案,同时对选取的停车场进行适应性改造探索中国特色的智能化停车服务。 基于高度自动驾驶的共享车区域运营示范。选取万达文旅城和炭步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局部地区建设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区,内部仅允许轨道、慢行、智能共享汽车、公交等绿色共享方式出行。力争2023年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共享区域运营试点示范,开展全场景出租车出行服务应用、全场景无人驾驶移动服务平台场景等。

图4  花都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区交通组织示意图

(三)打造适合智能共享出行的智慧道路
建设“1+1”智能共享示范廊道。力争2019年完成建设一条连接花都汽车城、广州北站和白云机场的智能共享汽车示范廊道,全长19.5公里。同时,建设一条连接核心区和白云机场的中运量智能公交专用道示范廊道,全长11.5公里,力争2020年开展运营。

图5  “1+1”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廊道规划

建设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智能共享出行示范枢纽。力争2020年建立以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为交通枢纽的包括轨道、中运量智能公交、智能汽车、普通公交、共享汽车、慢行等多种交通方式,并且采用自动泊车等新技术,达到零换乘、无缝衔接,快速疏散交通枢纽集聚人群,并提供人性化、高效的服务。

(四)逐步建立城市的ICT基础设施环境
建设高精度地图基础设施环境。力争2019年采集智能共享出行运营示范道路范围内的高精度地图,地图绝对精度达厘米级,相对精度达0.3米以内,高精度地图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车道模型以及道路通行空间范围边界区域内的精细化对象模型,车道模型包括车道线、道路曲率和坡度等;对象包括:路牙、护栏、立交、隧道等。
构建一站式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借助广东省一盘棋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契机,推动花都区打通数据孤岛,构建共享出行大数据体系,建立一站式一体化的出行服务平台。2021年,探索构建端云融合(边缘云+中心云)的智慧服务系统,设计面向智能共享出行的出行即服务的交通组织系统架构,构建智能出行大数据体系,包括智能共享出行服务、交通出行规划服务、智能出行收费服务、交通出行服务、移动出行空间服务。

(五)建设世界知名智能共享出行创新网络
联合权威行业组织,对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级未来智能出行创新中心。面向国际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依托本地龙头企业,战略引入国内外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未来智能出行创新中心研发平台、科技转化与产业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平台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V2G、智能网联汽车车载芯片、智能计算平台、信息安全等前瞻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打造智能共享出行区域创新网络,推动花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花都汽车产业基地,面向粤港湾大湾区建设对智能共享出行的需求,构建由智能共享出行创新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用户、中介、金融机构等共同构成的彼此紧密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推动建立基于网络的智能网联汽车设计、智能制造和出行服务一体化,率先实现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六)外引内联培育智能网联汽车和未来智能共享出行产业
总体规划“一带六区”产业空间布局,打造未来智能共享出行产业集聚区。根据《广州市花都区发展战略大纲(2018-2035)》,结合花都西部片区城市现状,按照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共享出行产业集群特点和“产城一体、组团发展”的理念,共规划六个功能分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未来智能出行创新中心、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未来智能出行数字化和软件园、智能共享商务区和智能出行体验公园。
充分利用各种高端合作平台,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花都与珠三角地区重点城市和骨干企业的对接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花都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获得相关的政府间经贸、科技合作计划的支持,充分利用现有的省部合作、省市合作、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联合相关专业组织和机构,积极申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慧能源综合示范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政策创新
成立由花都区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花都智能共享出行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建立行政责任制,明确各方权责,强化部门间联系,建立各级部门推进机制。成立由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花都智能共享出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争取将花都纳入先行先试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与共享出行、智能网联汽车有关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建立智能共享出行城市建设目标责任制,并在示范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的各个阶段强化规划引领。

(二)加大财税支持,鼓励市场参与
聚焦智能共享出行重点领域,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共享出行示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财税支持力度。以多种形式鼓励技术创新,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智能共享出行领域倾斜,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智能共享出行产业链重点企业,基于财税优惠政策支持。
建立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充分吸纳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设立花都智能共享出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和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及示范应用。针对智能共享出行交通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模式(PPP),撬动社会资本的投资效应。

(三)推进国际合作,加快人才建设
以承办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为契机,将花都打造成智能共享出行领域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利用各类创新和产业化资源,加快突破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瓶颈;深入研究智能共享出行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建立相关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能共享出行技术和服务协同出海。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快智能共享出行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转型,推动人才交流与流动,鼓励跨界创新,促进各领域人才加强交流,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一批从事智能共享出行技术研发的创新团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