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电力装备生产制造现状和新能源发电装备科技情况

2014-1-2 16:48| 发布者: libei| 查看: 1730| 评论: 0|来自: 中国电力网

摘要:      2013年11月28——29日,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电力网及北京科莫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电力行业竞争情报报告会在京举行。11月2...

     2013年11月28——29日,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电力网及北京科莫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电力行业竞争情报报告会在京举行。11月29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主任张科从六个方面包括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情况、发电设备制造能力分析、自主化水平现状、未来中国电力发展任务、主要问题、电力装备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就“中国电力装备发展状况”做了专题报告。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设备制造的技术水平有了成熟的发展。

    近日,国家总理李克强访问了罗马尼亚及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装备”成为本次出访的一个核心关键词。据悉,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的53场活动中,力推“中国装备”走出国门。在中罗总理签字仪式上,中国与罗马尼亚签署了核电、火电、风电等能源大项目合作协议。李克强表示,中罗经济互补性强,要发挥中国装备的优势,加强中罗铁路、电力等领域合作。

    “李总理为我们的设备开拓市场、打前锋,所以我们更加自信”张科说。

    从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整体情况来看已迈入世界发电设备制造强国之列。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制造体系。其中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是最大的三家制造集团,占全国发电设备产量的70%左右。 

    “十一五”以来,发电设备制造业技术提升、自主创新、供给充足、体系完整,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高技术产品比重不断提高。设备需求趋势表现为发电设备产量快速增长,跃居世界电力装备制造大国;火电机组整体上回落, 2009年开始回调;水电机组供应稳定,保持在2000万千瓦左右;风电机组增至1500万千瓦/年,已达到均衡发展,制造能力提升迅速,核心技术尚待攻关;核电机组2011、2012年逐渐形成产能,2012年实现1121万千瓦。出口发电设备不断增长,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其中,出口水、火电机组占发电设备总产量的比重从2006年的1.92%,提高到2011年的21.4%,成绩斐然。2011年出口3001.4万千瓦,2012年出口1584万千瓦。

    综合中国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情况,张科在会上展示了中国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的预测,其中火电8000万千瓦, 水电2200万千瓦,新能源2000万千瓦,核电1000万千瓦。他表示,这个预测数据较为保守,其实,2011年全年生产量已近1.4亿千瓦,“乐观的估计,1.5亿的产量也不是什么问题”张科指出。同时,他指出,李克强总理的欧洲之行将对未来设备出口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电力发展主要任务是以下几点:

    高效清洁发展煤电: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效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加强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煤电综合改造升级工程, “十二五”期间 ,再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火电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23克。

    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在天然气来源可靠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合理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电站。在电价承受能力强、热负荷需求大的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广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支持利用煤层气发电。“十二五”时期,全国新增燃气电站3000万千瓦。

    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常规水电1.2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分别达到2.6亿千瓦和3000万千瓦。以大型、高效水电机组为主攻方向。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坚持“安全第一”,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科学布局项目, 提高技术准入门槛,新建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加快建设现代核电产业体系,打造核电强国。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

    加快开发新能源发电装备: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利用并举,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所需发电装备。 

    国内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一些重大装备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虽然毋庸置疑,但某些关键技术仍需要攻关,张科表示。他指出我国设备制造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

    自主创新能力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引进-吸收-消化-自主化-创新”的技术路线。除大型水电、常规火电已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外,兆瓦级风电机组、三代核电机组、重型燃机、大型抽蓄机组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应进一步加快构建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发展空间问题:根据未来的电力发展规划,发电设备随电力增长仍将持续增长,但发电设备制造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发电设备行业是一个周期性波动十分明显的行业。低谷期,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普遍出现订单减少、能力放空、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问题,持续经营能力备受考验。二是持续增长空间有限。 

    对此,张科提出电力装备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他指出,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注重配套设备、主要原材料研发,坚定不移实施自主化的技术原则,国家财税政策支持是动力,同时,行业协会要发挥好自己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