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小而散 院士认为成果转化或可另辟蹊径

2014-6-13 10: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2| 评论: 0|来自: 中国科学报

摘要: “我国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规模都很小,很难起作用。”6月12日,在中科院学部第四届学术年会学部学术报告会召开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规模都很小,很难起作用。”6月12日,在中科院学部第四届学术年会学部学术报告会召开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直以来,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产业与科研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为此,国家启动了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旨在进行工程化研究、验证,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国内已建成国家工程中心100多个。

然而在部分院士看来,国内工程中心的“桥梁”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很多工程中心虽然依托单位在企业,但主要的研发工作仍集中在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参与科研创新的程度有限。

“工程中心基本都是靠发改委专项支持,企业投入有限,而且由于依托在某一个单位下面,数量虽然不少,但力量很小。”陈定昌认为,这恰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据介绍,国外工程中心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企业,且中心的规模较大。以美国为例,最初,美国国家级工程中心只有10个左右,每个中心都有企业派驻的代表,企业每年需向工程中心交付50万美元,就可以享受中心所有的研发成果。而现在,美国工程中心的数量已经达到45个。

“这些钱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多,但企业可以借此迅速了解中心的科研成果,并及时把它们转化出去。”陈定昌说,而在国内,工程中心的建设存在多部门的利益交叉,这导致大型工程中心建不起来,同时一些不具备实力的部门却跟风建设。

对此,中科院院士谢联辉在《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以一个比较强的工程中心为主,联合有关研究机构和中心,将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

谢联辉曾经帮助一些工程中心做过论证,然而让他意外的是,有些工程中心虽然有很强的实力,但最后却没有建成。“各个都想当英雄,但没有一个领头人,成果也很难辐射到各个产业中去。”

对此,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成果转化或许还可以另辟蹊径,“不是非得企业找研究所,研究院所也可以主动找企业。比如我们不能生产的产品,就会去对接能够生产的企业,我们提供经费”。

欧阳自远认为,这也是一种“转化”方式,即与国家的重大任务结合起来,与企业寻求合作,而企业通过生产这些产品也能获得技术上的提升。“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引领全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20余年。”他强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