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一篇题为《诚信导师》的评论文章中写道:“上个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一项措辞强烈的公开宣言——《追求卓越科学》。为鼓励科学界打破现状,孕育科学文化,宣言在一段关于实验室科研行为的论述中强调,‘中国科学要走向卓越,就要自觉弘扬和坚持科学的精神,倡导求真、创新的价值导向,建立遵循科研特点与规律的管理模式,反对急功近利的科研行为’。”
5月26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在京发布《追求卓越科学》宣言,得到包括《自然》杂志在内的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追求卓越科学》宣言号召中国科学界全体同仁,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科学价值理念,确立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形成追求卓越的评价体系和文化氛围,推动中国科学实现跨越发展,为我国和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最新发表的《自然》杂志评论文章认为,追求卓越科学尤其需要科研人员严于律己的能力,换言之,就是确保技术上的诚信。当他们发现有趣的事物时,需要在一开始假设自己受到了欺骗,即他们的研究对象,以及不论是实验的、理论的,还是模拟的装置都联合起来欺骗他们,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有了令人震惊、令全世界仰慕的新发现、新认识。科研人员则需要将自己的分析和数据展示给可信赖且具有批判精神的同行来避免错误,并防止自己的“优选”倾向。严格而具有支持性的实验室导师最能培育上述文化。 该评论文章还介绍了爱尔兰大学联合会近日出台的一项直指研究诚信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