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以破格录取助长天才少年 在中国迫切需要经济转型,制造业需要从装配向创造升级之际,强调出人才、出成果,给有创造潜力的学子以特殊待遇,应该没有问题。 当前,公众对确有所长的学生能否破格录取心怀疑虑。理由有四:第一,破格录取对其他同学是否公平,别人都要考试,你为什么不用考试就能进大学?第二,考试有程序,破格至少目前还没程序,而且既称破格,程序制定起来也难,最后会不会成为腐败高发地?第三,中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破格者往往基础知识不全面,否则一样可以考场见高低,何必破格?要是基础不扎实,日后又能走多远?第四,高考对基础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果基础不扎实的学生破格进大学,以后学生一股脑儿“发明”去了,谁来听课? 显然所有这些疑问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各自道理不一样。“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谈的是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通道的问题,要是社会流动渠道众多,“条条大路通罗马”,高等教育还有必要那么强调“公平”吗?毕竟社会创新能力需要天才,发现好苗子,给以重点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为了公平而放弃人才苗子,教育的职能就缺了一大块。60多年来,我国努力实践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但“钱学森之问”始终徘徊在耳畔,世界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难出也是事实。在中国迫切需要经济转型,制造业需要从装配向创造升级之际,强调出人才、出成果,给有创造潜力的学子以特殊待遇,应该没有问题。 至于破格录取中间会出现腐败,那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在特长生之外,因为有家庭背景,父母有钱有权有势的学生早就享受“破格”待遇多年了,否则怎么会有人大原招生处长蔡荣生收受贿赂1000多万元呢?不在解决腐败上下力气,却因噎废食,断了有创造潜力的学生的深造之路,岂非因小失大? 说到基础扎实的问题,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现代学校教育所谓的“基础扎实”有时很可能只是符合成批生产的“流水线”标准。聚集了大量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学科,最后“凝聚”成少数几门高考科目,这几门课成绩低些,是不是就属于了不得的“基础不扎实”呢?看看多少“基础扎实”的学生一辈子没什么成就,人生最辉煌一刻就是高考发榜时,而不少从小善于动脑筋的学生,高考或许落榜,但最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作出了一定的成绩。说白了,“基础扎实”很多时候只体现为考试能力强弱而已,千万不要无限上纲上线将其作为衡量个人潜力的唯一标准。 对于今日中国,如果有更多学生有志于也有兴趣于创造发明,绝对是学生之幸、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无论如何好过淹没在题海之中,只会“上课输入,考试输出,考完重新格式化”,做一个“移动硬盘”。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真正有能力创造发明的永远只是少数人,不像考试能力可以训练出来。创造需要天赋,不是简单跟随就会具有的,不用担心大家效仿。 疑虑化解了,道理自然明确了。只要特长学生确有创造潜力,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是完全应该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唯一需要考虑的是,现行高等教育是否足以保证他们进学校之后,创造天赋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发挥?即便优秀如哈佛、耶鲁,还有优秀如比尔·盖茨会半途辍学,结果证明反而更有成就。因此,破格录取只是大学做的第一步工作,能否对得起破格录取的天才少年,才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真正挑战。(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反方:不能“守格”,如何破格? 如果没有修炼出“守格”的能力,那么,越破格,则越无格。 有因材施教,自然就该有“因材施考”,加之中国自古就有“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突破常规、惜才用才,在逻辑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何况2014年已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高招环节有所突破,制度设计能多倾听“小卢们”的声音,也是中国教育革故鼎新的应有之义。 不过,因然的逻辑,未必会成为必然的现实。 以自主招生为例,本是为破统一招录之“格”,但这些年,曝出的各色潜规则令人瞠目。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受贿落马,由此也引发人们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广泛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招生腐败而认定自主招生的取向有问题,而是在“破格”的时候,少数程序操作失去了底线之“格”。 与之类似的还有各地的高考加分政策。特殊加分,本意也在于破单一文化考试之“格”,但常年以来,加分与裸分之争,终于在各色乱象中回到原点:2014年高考政策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各地高考加分的“瘦身”。从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已出台的高招办法来看,其加分政策均有调整,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加分对象和奖励项目进行调整,二是对各项加分都明确了“不超过20分”的最高限制,三是对科技类竞赛、体育特长高考加分项目详细列举。譬如力度最大的广东省,新版加分项目从过去的23项锐减到6项,除体育特长外,其余5项全部为带有补偿性质的照顾性加分。加分政策“瘦身”,不过是从“破格”走向“守格”的转身。 无论是惩治自主招生贪腐,抑或清理加分政策,都是在梳理“破格”资质,维护高招公平。因为这是一个被历史证明了的共识:如果没有修炼出“守格”的能力,那么,越破格,则越无格。 也许,破格招录是中国高等教育迟早会兑现的愿景。但眼下来说,恐怕未必适合冒进。这显然需要考量三个层面的原因:一者,这些年自主招生或加分实践,证明在某些环节、某些领域出现监管失守的危险,补不好这些漏洞就奢谈“破格”不妥。二者,高招“破格”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因一人一事而贸然改变,更不能在没有配套改革之前就靠理想主义单兵突围。审慎稳妥地有序推进,才能让“破格”不至于破了底线与下限。更重要的是,高考恢复30余年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底层民众公平上游的博弈史。2014年,尽管户籍背景下的权利分野令高考备受诟病,尽管自主招生腐败上的寻租疑云令高考折损公信——但时至今日,仍无人敢小觑高考之于社会公平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拿钱钟书或者郭沫若的例子,论证破格招录的必要性。这固然很有道理,不过时过境迁,多元的社会已经赋予公民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捍卫公平与正义,眼下而言,“守格”显然重过破格。何况,任何一项制度,总不能抵达永恒的绝对公平,总有它的沉没成本或者说是制度误伤,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