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教师小周最近总在为学生的就业前景忧心不已。临近毕业,新闻学专业大多数学生找的是营销类岗位,去媒体的毕业生寥寥无几,还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没有着落。其主要原因是,“找工作拼不过‘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 在就业率的倒逼下,像小周所在的这类院校已经开始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培养区别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实践型人才。然而,大学里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理论型教师,想要教出有实践技能的学生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小周的学校反复强调要促使教师队伍向实践型方向调整,鼓励教师们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但该怎么做,学校也是一头雾水。 1是什么绑住了理论型教师的腿 成为双师型教师,该从何入手?小周能想到的,就是拜托身边的熟人,推荐她去报社实习。 在一位有报社工作经历的老教师的推荐下,小周去了当地一家报社实习。报社的编辑、记者很和气,但是小周还是遭遇了“身份特殊”的尴尬。譬如,一位被拜托指导小周的记者,一次都没带她出去采访。小周心里也很明白,像这样的“良心活儿”,对方并没有一定要履行的义务。 而在理工科教师眼中,像小周这样的遭遇甚至“不值得一提”。企业,尤其是注重知识产权的企业,最怕大学本科教师来考察。 “大学老师抓了一把原料,回去就把配方研制出来,卖给其他企业,这该怎么办?”在一次南方调研中,一位模量、模具生产的企业老板对河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广明直言不讳。 刘广明告诉记者,如今的企业欢迎学生、专科教师来实践学习,却对本科教师格外留心,“本科教师做科研出身,爱琢磨现象背后的规律,而专科教师、学生主要关注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因此,在大多数由本科教师带队的社会实践团队中,教师通常只能作为“生活导师”,被企业婉拒上生产一线。 这些遭遇无疑给有心人浇了一盆冷水。而实际上,尽管人们对大学教师要增强实践经验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也不难发现理论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鼓励。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院长刘羽指出,专利是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的一项指标,但是在大学里专利能不能被企业推广并不重要,“因为在职称评定中只看专利的数量,不问专利的推广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刘广明也表示,评价教师、教师的工资待遇都是以科研为导向。纵向课题是由国家或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拨款的课题,横向课题则是大学与企业合作、用于解决实际应用的课题。后者在大学里往往不算在科研范畴中,对评职称无益,这也使得大学教师缺少与企业互动的动力。 2全职引进企业人士郁闷了谁 理论型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乏力,那么,从企业引进的全职教师,是否能够弥补缺憾、安心教学呢? 河南省某高校副教授付明(化名)曾经是建筑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引进大学后却连年不得志。 高级工程师对应的职称是副教授。如果仍在建筑行业,按照资历、经验,付明早该评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可由于“憋”不出学术论文,不符合评教授的资质,一直熬到退休他也没有享受到教授级待遇。 付明悔不当初。 付明的郁闷来自于没有被高校当作“人才”看待。进一步深究原因,则与高校未打通企业人士向大学教师转型路径有关。 刘广明表示,国内大学最初都按学术型院校设置,引进师资的入门条件之一就是学历(通常要求博士毕业)。虽说如今教育部门允许大学有人事聘用权,但引进的人才、规格都是由省人事厅控制,想要突破聘任条件必须层层打报告,一系列烦琐的手续甚至比原先的控制更加严格。 假设一名企业人士通过引进程序进入教师序列,随之而来的待遇问题又让他们无所适从。高校定工资、级别通常是按照职务、职称,而企业人士有可能没有职务、职称。“像高工、教授级高工这类‘宝贝’很难聘到,一旦他们全职入校教书,收入上也将比原来矮一大截。”刘广明说。 与此同时,考核他们的标准不再是工程业绩,而是SCI论文、专利。“学校希望他们继续发挥工程实践之长,可是为了晋升,他们就必须放弃原先之长学会发表高水平论文。”看到昔日的工程师跟着高校的“指挥棒”走,刘羽很无奈。 那么,高校能否对这些人“另辟蹊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告诉记者,拉平企业引进人员与本校教师的待遇,高校是可以操作的。只不过校长未必肯为了企业引进人士的利益,去得罪评价自己的教授们。“大学里都会不自觉地形成各个小派别、小群体,提高企业引进人员的待遇,第一个叫嚣的就是劳苦功高的教授们。” 3兼职企业教师拿什么激发动力 比起全职引进企业人士,当下更主流的做法是引入兼职性质的企业教师。后者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又与前两者有所不同。 “给学生讲课,不是给职工下达命令,认为他们什么都懂。而是需要从一点点的基础知识讲起,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时明河是紫金矿业集团地质勘探、矿产地质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福大紫金矿业学院的兼职企业教师。这是他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由于缺少教学技巧的训练,或是短时间难以将教学技巧融会贯通,企业教师的课堂出现小瑕疵在所难免,也容易被人理解。 “难就难在,企业教师的课堂水平与自身评价并不挂钩。”刘羽说。换句话说,企业教师上课水平是高是低,都不会对本人的晋升、奖励有任何影响。那么,企业教师的教学动力就有可能会打折扣。 “现在的问题是,有能力评价他们的学校没权力评价,有权力评价他们的企业却又没有能力评价。”刘羽解释,学校不能代替企业考核员工,比如当他们的上课表现不佳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也不会采用惩罚的措施对待企业教师,“因为惩罚本身也是对教师自尊心的极大伤害”。而企业虽然有评价员工的权力,但却不清楚他们上课的表现,难以作出判断,另外把兼职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以考核,也会激发员工的不满情绪。 在刘羽看来,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校方能做的就是,帮助企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此增加话语权”。 名词解释 双师型教师 199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前身)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无权威性的定义,但是“双师”的内涵包括了理论教学与指导学生实践两方面。本文中的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类人群:参加实践学习的理论型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全职教师、兼职性质的企业人员。 随着近年来社会需求的转变,即将转型为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以工程为主打的专业、院校中,培养双师型教师也成为了它们的大势所趋。 专家观点 “双师型”建设之路应怎么走 三种类型的双师型教师,各有各的发展困惑,但究竟哪种更容易被高校采用,结论并不难得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表示,三种类型的双师型教师,第一类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型教师,仅仅只是通过企业学习获得感性认识;第二类只可能是极少数人,毕竟大环境并不鼓励企业人士回校任教。“应该重点建设第三类,通过兼职教学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界人士的紧密合作。”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双师型教师理解得比较绝对,认为理论和实践两支教师队伍一定要放在学校里。”别敦荣说,“现实中更应树立共享的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构建一支教学上的双师队伍,而不是人事上的双师队伍。” 在这个问题上,别敦荣认为,教育部门的政策应发挥正能量,积极引导高校向兼职企业教师的方向努力,而不是用政策误导高校,譬如高校转型过程中能否要到资源,就看有没有或有几个双师型教师。另外,尽管高校无权力评价兼职企业教师,但可以以配备教学助理、奖励优秀企业导师等形式,鼓励企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河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广明则建议,高校建立人才特区,形成对特殊人才的保护机制。大学的精力用于关系平衡上过多。如果大学校长从心底认可应用技术型大学模式,要吸纳、引进企业人员从教并非绝对办不到。 “总的来说,当前形成一种尊重应用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比较重要。”刘广明说,而大环境的形成,企业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据他介绍,德国尊重一线员工,企业、行业协会与高校形成了无缝对接——企业无条件地接收师生学习、开展产学研合作,甚至师生可以在企业里接触到最前沿的生产应用。而国内企业普遍起步较晚,尚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在别敦荣看来,国内企业才刚刚开始注重自己的知识产权,重视技术和利益的关系是可以理解的。相比之下,欧洲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健全,也使得它们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有更宽广的胸怀。“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是阶段性的。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高,社会、高校也可以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