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中国的R&D经费投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科研产出也令人瞩目,据英国皇家学会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至2008年,中国科学论文的发文量占世界科学论文发文总量的10%,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2012年,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则认为,中国科研质量较低,缺少高影响力的科学论文,多数科技专利应用度不足,缺乏原始创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巨大反差?中国科研产出的“繁荣”背后,存在怎样的矛盾?围绕“中国基金资助体系与科学创新”这一主题,《国家科学评论》圆桌论坛邀请了李亚栋、饶毅、王鼎盛、汪品先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由蒲慕明常务副主编主持。论坛的主要讨论话题包括: 中国的科学研究,能否在“自上而下”的科研管理体系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原始创新? 科研基金资助款项的分配如何受到“关系”的困扰?其保密性和透明度为何饱受诟病? 急功近利的思想缘何在中国现有科研业绩评价体系中滋生蔓延?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五位科学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专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当前的科研环境不允许科研工作者对科学上真正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索。”;也有专家呼吁,“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是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盲目追随西方国家的科研脚步。” 各位专家对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会持怎样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