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明防撞感应头箍 帮助盲人避开撞头风险

2013-8-20 13:18| 发布者: chenl| 查看: 1044| 评论: 0|来自: 凤凰网

摘要: 一些动物的胡须可帮助它们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探路”。英国研究人员受此启发,发明出一种可为佩戴者感应周边障碍物的头箍,盲人、消防员等有特殊行走需要的人可用它防止撞头。如果周围有障碍物,这些信号就会激活头箍内侧的一条震动带,提示佩戴者注意危险。

导盲犬、手杖可帮助盲人避开地面上的障碍,但低垂的树枝、标志牌等仍可能带来撞头风险。火灾现场的浓雾和复杂环境也使消防员常常面临这种风险。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为此发明出一种可佩戴的感应装置。这套装置包括一个头箍,其外围一周安装有多个小型感应器,它们探测到的信息会通过电线传递到一台随身电脑中,电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会即时将信号传回头箍,如果周围有障碍物,这些信号就会激活头箍内侧的一条震动带,提示佩戴者注意危险。

据介绍,这套装置可探测最远6米内的障碍物,并在佩戴者距离障碍物一米左右时开启震动提醒,且震动会随距离的缩短而增强。这个头箍还可装入消防员的头盔,南约克郡消防队已开始佩戴这种防撞头盔以测试其实用性。

不过目前这套装置仍有一些不足,比如佩戴者需将处理信号的电脑背在身上。参与研发的克雷格·伯特伦说,他们下一步将改进这一点,使装置更加轻便,并争取在5年内将成熟产品推向市场。

 

注意力头箍:记录大脑动态 了解自我思维

“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打断腿,看他还敢不敢不学习。”

“拒绝暴利,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在什么状态下注意力最集中,在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

想知道你的大脑在什么状态下注意力最集中吗?想彻底了解自己吗?想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能力吗?试试Melon注意力头箍吧。

Melon注意力头箍是一款无线脑部传感设备,它通过扫描人脑电波来判断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的状态,利用Melon公司的算法来判断用户在进行活动时的注意力情况,并根据用户的注意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高注意力,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Melon注意力头箍的胶质项圈中内置一颗NeuroSky公司成产的顶级EEG(脑电波扫描)芯片,可以对佩戴者脑电波进行最佳的检测。人脑包含有几十亿个相互连接的神经元,当一个神经元发送电信号时会给其他无可计数的神经元刺激。在一半清醒状态下,人脑有约几百万神经元处于工作状态,这些神经元的运作可以在前额检测到,Melon的头箍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6%,接近研究室级别。在此之前,这种技术已经在医院和研究领域广泛使用,这次终于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使用Melon注意力头箍还需要一部安装有配套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在使用使,佩戴着需要按照应用程序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答题范围、脑电波检测时段等。Melon公司将这套系统称为Understood Self(了解自我),还提供多种注意力游戏来帮助佩戴者提高注意力,并提供实时的反馈信息。

除了给佩戴着带来好处以外,Melon头箍还可以为开发者提供拓展潜能。Melon公司已经为开发者准备好了软件开发包,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相应的iOS、Android应用程序,或者利用脑电波数据开发出更多实用的功能。

目前该款头箍正在众募平台Kickstarter上募资,已完成原地融资额的200%,距离截至还有11天,单个设备售价99美元。

 

智能可穿戴头箍 意念控制设备改变世界

“开关电视机、换台和改变音量不用手,而用自己的意念就可以完成。”这样的事情你能联想到什么?电影《超能力》或者《魔戒》?事实上,在过去很多年里,人们一直对“意念”抱有很大的好奇,并尝试着寻找答案。

尤其是,当经历思维相对固化的PC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概念深入人心,而由此也就有了将意念产品化的条件了。

在美国畅销作家丹·布朗的小说中,曾提到著名的“冰晶实验”,他写到: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这便是对意念的解读。而世界上关于意念的研究成果,最早出现在2008年。

该实验发生在日本,一名已经瘫痪30多年的男子,仅靠意念实现了在网络世界里行走、交谈的梦想。据悉,当时该名男子头戴特制头盔,上面的3个电极能追踪其控制手、腿活动的脑电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男子的手脚不能动,但他可以在头脑中想象行走过程,脑电波就将这些行动指令经过头盔反映到网络世界的虚拟人物身上。由此,他不仅可以在网络行走,还可以通过麦克风与其他网友交谈,甚至在网络上购物。

无疑,这项研究成果的出现,给意念领域打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在近几年,美国、日本等众多公司开始将这个概念做成产品。而来自深圳一家名叫宏智力科技的公司,同样嗅到了商机。

与日本实验类似,宏智力科技同样有一个类似于头盔的设备——BrainLink意念头箍,然后在耳朵与前额上有一个接触点,这样就可以检测玩家的脑电波。有趣的是,这个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之后就可以用脑波来操控游戏或相关应用。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拍一张照片的话,不用手,仅靠意念就可以完成了。

尽管该产品在2013年7月15日会派送各位玩家手中,但已经有一部分体验者提前感受到了“魔力”。

一位吃过早餐的体验者,用“BrainLink”的“意念力挑战”进行五关专注力、五关放松力测试,玩了五、六次,但他很少能做到在持续专注、或者持续放松的状态下顺利过关。至于原因,他说:“或许是早餐吃得多了一些,看来训练专注力和放松力得在少吃饭的情况下进行。”

不过,另一位体验者就明显更有心得。他对“意念蚂蚁”比较喜欢,玩到了关卡2-4。为了增强放松力,他有自己的一些体验心得:身体放松,呼吸轻微,眼睛微闭。双手抓紧iPad,双眼紧盯意念水果上的某一个小图案。“看来放松力和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他总结道。

显然,游戏中的趣味性对抓住用户至关重要。

19世纪,澳大利亚化学家西维累尔的摆动实验就更像一款游戏。简单说,可以想象随意让纽扣做前后摆动、对角线摆动或绕圆周旋转。也可以把纽扣悬在玻璃杯里,通过冥想使其碰杯子,当然,碰几下按自己的意愿。

目前,“BrainLink”拥有意念瑜伽、意念力蚂蚁、意念拍拍、意念力移物等9款应用,还在不断的研发,并与应用开发商合作。比较有趣的是研究意念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据说还参与到了哈林花式篮球中国巡演中。参观8月2日,深圳湾体育馆场次的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BrainLink意念头箍,还有机会免费获得。

在满足好奇与趣味的情况下,相信能俘获不少用户。不过,一些烦恼可能也会困扰他们。比如,耳朵与前额的触点需要与皮肤紧密接触,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这就造成感受不那么完美。尤其是在夏天,大量的汗液或许会将体验感大大降低。

毋庸置疑,在移动互联的今天,任何一款满足用户某一方面需求的产品,定会有个好的未来。或许要不了多久,每人拥有一台BrainLink意念头箍就成为一个流行标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