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学仅在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群体中传播,那是学术,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理解、应用的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是范晓荣对科学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她决定要做一个可以将纸上的发现、发明转化成田里的产量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身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范晓荣,还是一位长期从事水稻氮素营养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者。
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研究 1995年,范晓荣跨进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大门,自此她埋首学术、深耕科研,孜孜不倦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勤奋钻研的劲头让她在上学期间一直保持着最优的成绩。 为做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研究,在导师沈其荣的带领下,范晓荣本科毕业后又接连攻读了母校植物营养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范晓荣已初露锋芒。她的博士论文《作物硝酸盐跨膜运输的生理与分子机理》在2008年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近年来,范晓荣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她将研究方向锁定在了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作物氮素吸收调控基因网络、膜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植物电生理学以及氮高效水稻品系培育等,越接近顶尖的生物学领域,范晓荣越能感觉到科学成果转化造福人类的意义。她选择将实验室成果转化到生产土地上,当她看到她发现的基因可以提高水稻、烟草以及小麦等作物的田间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由于过量使用尿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时,她感到无比欣慰:“我终于没有浪费国家和人民给我的项目支持,没有浪费纳税人的钱,可以将我的发现、发明直接应用到现实生产中。” 文章现才华 硕果在田间 近年来,范晓荣陆陆续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科学论文,她在实验室里度过了18年的青春,换来了科学界同行的认可。范晓荣先后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在Ann Rev Plant Bio., Plant Physiology, Plant J, PCE,JXB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19篇,累计影响因子93;国际论文发表引用H指数截至2013年为14;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5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4项专利。2010年成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被评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山新秀。 但也有很多时候,范晓荣反思科研工作的社会价值,一位农民的话让她醒悟:“你发再多、再好的文章,老百姓并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如果能让农民说你好,才是真的好。”听了这位智者的忠告,范晓荣决心不只做纸上文章,她希望自己的所有发现、发明能够在大地上开花结果。 于是在最近几年来,范晓荣一直在田间第一线培育氮高效水稻,成功培育出氮高效高产水稻品系100多个,其中硝酸盐运输蛋白OsNRT2.3b、硝酸盐运输伴侣蛋白OsNAR2.1、通气组织相关基因OsLSD1.1、pOsNAR2.1+OsNRT2.1 武育粳7、宁粳1等背景的氮高效水稻已经完成了中间试验。这其中OsNRT2.3b基因过量表达后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田间产量40%左右,并且可以仅在施用1/4正常氮肥的条件下得到野生型在300公斤每公顷的田间产量。上述基因都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国内领先。OsNRT2.3b的细胞质pH调控功能专利已经转让给了多家国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并通过国际专利申请研发公司PBL成功转让给国际育种公司(包括拜尔和孟山都等),在包括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中进行试验推广,该专利合作条约于2014年初进入美国。 范晓荣认为:“名利不是我所追求的,SCI文章更不是我所追求的,不过在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表象背后的机制说明清楚是我所在意的。希望自己还能继续努力有所创新,最后能够得到科技同行和广大农民的认可,这才是我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