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生院士完成的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纤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大型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健康在线适时监测姜德生院士完成的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纤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大型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健康在线适时监测姜德生院士完成的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纤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大型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健康在线适时监测姜德生院士完成的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纤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大型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健康在线适时监测在二十多年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中,姜德生教授经过不懈的努力,大胆的创新,艰苦的奋斗,锐意的进取,主持和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开发生产了七大类、三十余种光纤传感器,同时在光纤传感器的产业化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主持完成了国家部署的“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建设任务后(总投资2800万元),姜德生教授又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计委批准的“光纤传感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亿元)。在他的倡导下,联合了多家企业单位,于2000年8月成立了由武汉理工大学控股的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将光纤传感技术产业化,为国内许多重大工程提供了急需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历经几年的发展,武汉理工大学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光纤传感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2002年被评为全国21家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之一。
姜德生院士研制的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健康在线实时监测 在科研开发上,姜德生教授探索出了一套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研开发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科技一体化”的技术创新道路。姜德生教授主持研究开发的光纤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冶金、交通、水利、建筑、桥梁等领域,他把市场需求导向和企业竞争理念引入科研开发的管理工作中,树立科研人员“深度开发,速度取胜”的意识,一方面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考核评定以企业化模式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2000年以来,姜德生教授领导的光纤中心申报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姜德生教授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多次担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传感器与先进制造技术国际会议组委,并出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传感器与控制技术国际学术大会主席和PhotonicsAsia先进传感器及应用国际学术副主席。
●国内率先提出用光纤传感原理测量液位,并研制成功多种光纤液位计,199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温光敏、氧光敏、湿光敏、黑体高温辐射光敏、拉曼增强活性光敏等5种新型光敏材料,解决了多项光敏材料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发成功光纤微加工系列新技术,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与装备,2004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采用微波烧结技术,破解在光纤上直接进行局部选择性烧结敏感材料的难题,2005年获中国优秀专利奖。
●国内外首创光纤光栅火灾报警技术,并实现产业化,2006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主持完成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攻克多重技术难题,完成生产线建设,2000年国家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完成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光纤传感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成功实现光纤传感器产业化,使这一产业从无到有,并具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和地方多项光纤传感技术标准主要编写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