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在增材制造领域一路领先,并积极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美国甚至早在1998年便制定了相关路线图,并在今年对其进行重新修订。 面对增材制造浪潮,我国将采取怎样的战略? 各国抢滩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即依据三维CAD设计数据,采用离散材料(液体、粉末、丝、片等)逐层累加原理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 与传统机加工和模具成形等制造工艺相比,增材制造将三维实体加工变为若干二维平面加工,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并在快速生产和灵活性方面极具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表示,增材制造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创新空间,可制造出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部件等。 它还适合于珠宝、人体器官、文化创意等个性化定制生产,可大大降低个性化、订制生产和创新设计的加工成本。 据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到2025年,增材制造技术潜在的经济影响将达到2300~2500亿美元。由于在复杂化结构零部件加工、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独特技术优势,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增材制造已成为各国必争的战略要地。 2012年,美国宣布成立国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研究所,第一阶段投入7000万美元支持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欧盟则设置基金支持增材制造技术,分别在诺丁汉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埃克斯特大学建立了增材制造中心;澳大利亚政府于2012年宣布支持一项航空航天领域革命性的项目“微型发动机增材制造技术”。 本土产业差距明显 目前,增材制造世界排名前三大公司——美国3D Systems、Stratasys公司、德国EOS公司——均来自发达国家,占据了全世界近70%的市场份额。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材制造战略咨询研究组组长李培根介绍,发达国家的增材制造产业已从快速原型、工艺辅助等间接制造,发展为直接制造,新材料、新器件、新产品不断涌现,形成了集装备、材料、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增材制造产业链。 在我国,从科研院校延伸向商业化市场,是当前中国最主流的增材制造企业模式。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成为了增材制造科研的主力军。 例如,今年上半年,西北工业大学用钛合金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生产了长度为5米的飞机主承力梁。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面临着明显差距。 李培根表示,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存在着理论研究缺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不够、材料研究薄弱、装备整体性能低于国外先进水平、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 在基础理论与成形机理研究方面,我国仅在一些局部问题上开展研究,但发达国家研究更基础、更系统、更深入。国外基于成熟理论基础上的工艺控制,在成形精度、制件性能及工艺稳定性上都有较高水平。 在材料方面,我国在种类和质量上都与国外存在差距。精密光学器件等核心元器件也依赖进口。 发展战略待定 为缩小差距,在增材制造这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我国急需确定发展战略。 在此方面,美国可谓先下手为强。早在1998年,美国便制定了面向产业界的路线图。2009年,美国政府资助,由大学牵头制定了面向学术界的路线图。2013年,美国政府组建了高规格工作组,正在制定新的发展路线图。 据卢秉恒介绍,目前我国专家已初步制定了增材制造发展路线图。 “在技术方面,我国将从3D打印发展到4D(智能结构)打印,最终实现5D(生命体)打印。”卢秉恒说。 他解释道,4D打印便是通过智能材料,使其结构在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后发生变形,变成人们所需要的形态。5D打印则是细胞打印,制造出活性器官。 在应用方面,我国将按照从快速原型到产品开发再到批量制造的发展路径。 卢秉恒以不同阶段为划分,介绍了我国增材制造的发展路径和目标。 从技术角度上讲,我国2013年至2023年的目标是:主要金融材料增材制造工艺与技术基本成熟,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及发动机关键件的制造,并普及到汽车、电器、轻工、建筑等领域,实现开发周期和费用降低一半的目标。 2023年至2033年,我国计划将3D 打印拓展至陶瓷及复合材料,发展智能材料和结构的4D打印以及生物材料和活性器官再造的5D打印。 在产业发展领域,卢秉恒表示,我国要在5年内形成增材制造的产业链,完成主要材料、关键元器件的开发,我国自主基础装备能力达到60%~80%,形成增材制造软件行业,并在不同领域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 对于10年目标,他介绍,我国计划实现打印材料的基本供应,高价值元器件的国产化供应,并争取使增材制造显著影响产品设计和日用品制造模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复杂零件的小批量制造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