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亚太副总裁Eric Favre先生 MSC模拟软件由航天技术向民用行业渗透和发展的数十年,既是卓有成效的商业化过程,也是将尖端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产品造福于人类的实践。 CAE技术应用的行业非常广泛。例如,CAE在航空航天的应用,所有软件的来源都是1963-1969年的登月计划。它后来变成了一个商业软件。MSC公司已有大约50年历史,2013年被美国一家杂志评为“十大原创软件公司”,同时被评的还有苹果、IBM等一些著名大企业。而在CAE领域,上榜的仅MSC一家。 MSC模拟软件用来模拟现实状况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比如汽车气囊和手机跌落。在没有仿真软件的时候,生产商检验一个产品之前都要把它生产出来,然后再逐一检测。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设计方面面临3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一,成本高;第二,时间长;第三,无法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了仿真模拟软件之后,恰好解决了这3个问题。不过,模拟软件的最初起因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有些产品必须要用一个物理模型来进行实验。 2012年,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们使用MSC软件的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对最后的空中起重机着陆顺序进行了仿真,帮助好奇号探测车实现完美的火星着陆。由于其复杂性以及无法从地球上进行人工干预,因此被 NASA的工程师们称作“惊险7分钟”。其整个过程就是用MSC软件在电脑上模拟出来的。 CAE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模拟人体运动、心脏支架等等,都是生物医学方领域的应用。 关于CAE在汽车方面的应用,印度TATA公司是比较典型的例子。TATA是MSC在印度的一个长期客户,该公司应用MSC仿真模拟软件设计2000美金以下的汽车,外形相当美观。 复合材料自行车的复合材料也可以用模拟软件模拟。最初的仿真是从部件开始的,然后变成系统。其实,材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MSC现在有一个新的系统的部件与材料软件,仿真实验能贯穿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材料、部件和系统。 在家用电器方面,TTI是一家规模相当大的家用工具集团,比如它的一个小小的电锤,就用到MSC5种仿真软件。应用仿真软件比较多的家用电器有机械的,有热的,有震动的,还有耐久的。像电锤,在实际使用时有可能会发生跌落或破损,这种跌落或破损也可以用MSC仿真模拟软件去预先分析。 台湾的一个用户生产扫地机,用MSC仿真软件设计产品之后,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环节,并且缩短了试制时间。 洗衣机是普及率很高的家电产品。像“小天鹅”洗衣机滚筒的震动,也是采用仿真软件设计的。 “总而言之,仿真软件不仅应用到航天航空飞船等,其实和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天都在应用它。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可能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空气污染问题,那我们的软件是否能用在节能减排这一块呢?” Favre特别提到汽车的轻量化对减少碳排放是有很大帮助的,“用我们的软件仿真新的材料替代原来的金属,最后实现降低车的重量,新兴材料对汽车轻量化起到 很重要的作用。发动机悬置应用我们的分析材料去检测其牢固性之后,重量减少了40%,费用节省了15%。仿真模拟软件设计的汽车座椅,在保证安全舒适的情况下,减少了35%的重量,部件也减少了很多。除了大气的污染,人们经常提到的噪音污染其实也是很严重的,MSC软件在这一块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飞机上的噪声源有这么几个:发动机、起落架。我们的模拟软件可以正确地模拟出噪音的强度,帮助设计降低机舱内部的噪音强度。目前,我们的中国用户已经在用这个软件了。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材料的重要性,因为它其实跟噪音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MSC公司产品在各个行业是通用的,还是会有一些区分? 总的来说,软件行业有个原则,就是同样标准的软件销量越多利润越高。如果客户定制太多,投入的成本也就越多。我们销售的软件实际上是一个设计的工具,不同行业的人根据这个工具结合自己的业务需求形成最终的产品。为了让用户用得更方便一些,在一些特定的行业比如说机械制造,我们会推出一个专门模块。在汽车行业有汽车模块,包括轮胎的部分和道路路面情况的部分。有些行业还有非常细化的模块,把各种各样的情况模拟出来。 目前,MSC的产品主要在哪些行业得到应用?能否总结一下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应用跟国外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如果我们把航空航天和国防归为一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是第一大应用行业。航空航天也是我们公司涉足历史最悠久的行业。第二大应用行业是汽车,其次就是船舶。最后还有一个行业是除了以上提到的,我们把它归为一般性业务,不太去细分。从专业角度来看,前三个行业占到60%,其他占到40%。 产品应用方面有一点不同。为了适应中国用户的需求,我们现在正在做中文界面化方面的工作。总的来讲,中国用户和国外用户在使用和需求方面应该是一样的,用户使用这个软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提高设计能力。但不同的是,从成熟度和专业性来说,国外的用户做得更细致一些,包括美国和日本客户,跟我们有很多资讯项目在合作,中国这种需求才刚刚开始。中国的用户刚接触仿真软件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经过使用,它们已经渐渐地成熟了,对模拟软件融入其设计和生产流程的要求也更加系统,已经认识到模拟软件对改善其流程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中国用户对模拟软件认识和使用的深度相对国外还是差一些。 模拟软件在中国应用的这些特点,对于MSC来说是商机还是推广中的阻碍?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模拟软件在中国应用的情况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商机。MSC模拟软件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很快,快到遭到其他区域像美国、日本同事 “妒忌”的程度。其实,增长速度快不是说明工作简单,因为工作的难度并没有降低。举个例子来说,在国外,跟客户沟通不用长篇大论地一步步介绍,可以直奔主题了解客户需求,然后解决问题。但是在中国,相对来说比较繁琐一些,因为客户一般不会告诉你他的问题或者需求,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逐步沟通。 既然中国客户在接洽中经常不是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需求,MSC公司是如何来应对的? 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更好的还是加强沟通。合作伙伴在地域覆盖方面有更多优势,相对我们来说更能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在跟合作伙伴沟通。另外,我们在跟客户接触过程中尽量细化一些我们的目标和职责,以达到更有效的沟通。 现在MSC在中国有哪些用户? 如果要说到用户的话,航空航天国防都有我们的用户,航空比如商飞、哈飞、沈飞、西飞等国内著名的规模比较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汽车行业100%全是我们的用户,船舶比较大的一些企业比如沪东、中国船级社基本上也是我们的用户。船舶行业我们的历史相对比较悠久,世界上十大船级社,有九家都是我们的用户。 MSC在中国的收入占全球什么比例? 一般来讲,软件行业中国是占到全球的5%,但是MSC相对来说高一些,中国占到10%。中国的这个比例肯定是越来越高的,我们跟其他公司都有同样的机会。 为什么预期这么好呢,是因为中国市场在成熟过程中吗? 我们更多是来自本土公司的一些需求,比如汽车行业。中国现在有条件和需求生产出更好的车辆。其他行业也有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的需求。我们所切入的主要行业比如航空航天国防,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其实我们看到的是更多客户的需求。 中国在国防航空航天行业有很大成就,请问,国防行业对于你们这样的国外软件公司是否有顾虑? 相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美国方面对我们的限制更多,因为我们的产品确实可以帮助客户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事实上,我们的确受到美国政府的一些限制,有一些客户我们是被禁止接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