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的办公室,感觉有点无处下脚。因为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那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们是“生命的记录者”——化石。有的还裹在厚厚的石膏包里,没来得及修理;有的已经修理完毕,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牙齿、上颌、下颌…… “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化石宝库。”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汪筱林刚从新疆哈密回来不久,“这一翼龙化石分布区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处三维保存的翼龙蛋和雌雄个体共生的翼龙化石遗址。这一新的翼龙被命名为‘天山哈密翼龙’。”说着,汪筱林打开一个精致的“锦盒”,里面躺着一块长椭圆形的白色化石。这就是首次发现的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此前,已知仅有4枚二维压扁的翼龙蛋化石,其中3枚来自我国辽西地区,1枚来自阿根廷。 汪筱林介绍说,此次报道的5枚三维保存的哈密翼龙蛋,除1枚风化不完整外,其他4枚都保存完整仅表现为明显的挤压变形,在同一枚蛋壳上可同时观察到塑性变形和脆性破裂。通过切片发现,蛋壳具有双层结构,外层是一层薄的钙质硬壳,内层为较厚的软质壳膜,“与现生的一些蛇类如锦蛇的‘软壳蛋’非常相似”。 除了5枚蛋化石,他们还发现了约40个同一属种的雌雄翼龙个体。“其头骨毫无例外地都发育头饰。”汪筱林拿出两块翼龙头骨。一块头骨脊(头饰)较大,出现的位置相对靠前,脊的前缘强烈向前向上弯曲;另一块头骨脊较小,出现的位置也相对靠后,脊的前缘后倾而没有明显的向前弯曲现象。 “头骨脊大的为雄性,小的为雌性。”汪筱林说,“之前有观点认为在所有的翼龙中,雄性具有头骨脊而雌性没有。通过哈密翼龙大量头骨的发现和研究,很显然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骨架,但从每一块分散保存的骨骼都没有被搬运破坏的痕迹以及化石都富集在风暴沉积中,汪筱林推断,在距今一亿多年前,由于湖泊中的突发性大型风暴,导致生活在湖边和翱翔于天空中的翼龙群遭到毁灭性灾难事件而死亡,并和它们产在湖岸潮湿沙滩软泥中的蛋快速埋藏在一起。 哈密翼龙及其蛋化石的发现,被国际古生物学界盛赞为翼龙研究200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这一发现和研究历时整整十年。 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邱占祥等前往新疆吐鲁番和哈密地区考察巨犀标本时,在野外发现初步认为可能属于翼龙化石的几小块破碎骨骼,后经汪筱林鉴定确认,从此揭开了哈密翼龙重大发现和研究的序幕。 “古生物研究,不是说把一块标本拿回来就能出成果的。从野外发现采集、化石修理到分析研究、发表论文,一般都要几年的时间。”汪筱林说。 汪筱林和他的团队就靠着两辆“几乎天天出毛病”的老旧车,在戈壁滩上跑了近10年。“带点馕和水,偶尔带点哈密瓜和葡萄。干起活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天一转眼就过去了。” 他们一边作地层基础研究,一边根据化石分布规律慢慢向周边扩展。戈壁滩上地表风化非常严重,对于暴露在地表的化石,他们还要进行抢救性采集,有些则对其进行渗胶加固等保护处理后原地埋藏。 “经常晒得身上掉皮、嘴唇干裂出血,可一旦发现土里有块骨头,就什么辛苦都忘了。”汪筱林说,是兴趣和发现的乐趣以及对这一事业的热爱在支撑着他们的工作。 近10年的野外考察,在汪筱林看来,才只是一个初步的工作。“这才刚开始,今后10年、20年、30年,我们还要一直干下去。”汪筱林相信,那里还是很有潜力的,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发现。 |